|
李爱民/南京大学/万人计划、杰青、长江学者,321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与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淮河项目负责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
|
刘福强 /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新世纪人才,321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价同行专家/企业技术专家、科技部 “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
|
马鲁铭/同济大学/国家工程中心主任,321人才
同济大学教授,曾任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物化强化生物处理技术研究,领衔的课题组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二十余项,获验收成果多项,发明专利授权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愈百篇,多篇被SCI和EI摘录。2010年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
|
买文宁/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
/教授、博导
郑州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河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与河南省环境生态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长期从事有机废水物化处理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多项河南省环境工程优秀设计奖,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4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
王爱杰
/中科院生态中心
/杰青、长江学者,321人才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科学出版社专著3部,编制国家标准1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2010年和2004年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第四),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六),2015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第一)。
|
|
占新民
/爱尔兰国立大学
/教授
爱尔兰国立大学(Galway)土木工程系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是废水处理工艺开发。至今发表了80多篇科技论文,其中60多篇SCI收录。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顾问委员会专家。国际水协会 (IWA)、 爱尔兰环境科学学会会员。曾任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控制国际研讨会主席,国际水协水、气候和能源全球大会(World Congress on Water, Climate and Energy)组委会成员。
|
|
Philippe · Corvini
/瑞士西北科技大学
/外国专家
瑞士西北应用科学大学(FHNW)教授,“生态创业研究所”所长。环境生物技术领域中领衔欧洲科学家,博士毕业于法国著名的洛林国立高等理工学院。在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原理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自2000年起在Nature子刊、ES&T等杂志上发表65篇论文,承担欧盟第七框架(FP7)项目5项。
|
|
安树青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湿地生态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大水专项、973计划等国家与国际项目60余项。已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与教材13部;获得授权技术发明专利31项;获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杰出贡献奖、江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现任江苏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湿地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委员。
|
|
Kartik Chandran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外国专家
Innovation Team of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Control Technology, Leading Talent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多年来一直从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及其在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ied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和 Water Research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近30篇。
|
|
阮晓红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典型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3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1项;完成2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及三十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等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授权专利10项。
|
|
张幼宽
/美国依阿华大学
/千人计划,321人才
美国依阿华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正)教授,南京大学思源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现任南京大学水科学研究中心主任、“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等多个国际著名专业杂志的副主编与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水文学分会地下水专业委员会委员。
|
|
孙成/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化学,先后主持与参加多项国家重大水专项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协作项目。目前共发表科学论文130多篇,其中SCI源刊物近70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1项。
|
|
杨琥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至今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如:ES&T, Water Res., Macromolecules, J. Phys. Chem. B及《中国科学B辑》等,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邀请著书1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7项,15项为第一发明人,11项已正式授权,转让1项。
|
|
龙超
/南京大学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水专项子课题、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数十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
|
余新晓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博导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流域管理、植被结构与水分运移关系研究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3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林业公益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主编出版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专著1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400余篇,其中SCI检索收录18篇,EI检索收录5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布国家标准5项、林业行业标准8项、北京市地方标准8项。
|
|
郭红岩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新世纪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污染物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课题、面上项目4项,主持江苏省重点基金等省部级项目8项,参与多项水专项、 863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发表SCI论文 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
|
邢宝山
/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
/教授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USA自然科学学院教授,环境土壤化学研究室主任。曾受邀世界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做特邀报告和最新研究成果报告;邢宝山教授的研究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和毒性;目前为止,邢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300余篇,100余篇发表于环境化学顶级刊物Environ. Sci. & Technol.上,其中一篇为该刊物自创刊以来被引用次数最高的10篇论文之一。研究论文被国际SCI刊物引用超过14700次,发表的文章在环境生态学领域总被引频次排列第1名。
|
|
朱士圣
/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南京国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导师、河海大学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世界水谷"(第六平台)首席专家、南京污泥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第一期科技企业家培育对象、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
|
|
张昊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双创人才,321人才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教授、环境中心副主任。已发表SCI 论文超过170篇,其中学科顶级期刊超过80篇,总引用率超过6000次,引用率指数(H-index)为40。其中,发明的具有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为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态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具有革命性的新思路、新手段,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上,并申请获批多国授权的国际专利。已在欧洲开展了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的中试研发与应用推广,并在英国创建了DGT研究公司(DGT research Ltd)。
|
|
张效伟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新世纪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毒理学),南京大学有毒化学品环境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生态毒理和环境健康”研究团队负责人。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主持承担“十二五”国家“863”计划化学品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子课题和欧盟“FP7”环境领域解决方案项目子课题等科研计划。发表英文SCI论文100余篇,同时是一项授权美国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
|
季荣
/南京大学
/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4项、欧盟FP7等国际合作项目8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Water Research,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
|
|
Henner Hollert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外国专家
德国著名生物分析及环境毒理学专家。亚琛工业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生态系统分析和评价所副所长,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在生物分析环境毒理学、水生毒理学、体外生物分析方法建立、沉积物和土壤毒理学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该领域内的国际领先专家,主持德国精英大学“生物质能源”项目,中德合作扬子江项目等。近5年发表SCI论文60余篇,引用率指数(H-index)达到23。
|
|
朱加生
/美国 CARSTECH INC 公司
/双创人才
|
|
葛仕福
/东南大学
/教授、博导、科技企业家,321人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传热传质以及干燥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担任全日制本科生“供热工程”、“干燥技术”、“能源经济与管理”、“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研究生“传质理论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联合主持完成横向课题30多项;现主要开展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并取得工程应用的阶段性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被EI收录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曾获国家发明4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2等奖1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