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时盛岁新。新年肇启,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迎新春系列活动陆续展开。
开年即冲刺,起步就快跑。新年上班第一天,中心召开2022发展战略部署暨奋战春节前30天研讨会,围绕集团化业务布局、数字化项目升级的新目标,集思广益谋开篇,全面起势铸新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强烈的担当、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深入谋划布署全年工作。截至当前新年中标合同额突破1亿元,奋战30天开新局目标圆满完成。
凝心聚力齐奋进 总结经验再起航
回望过去,汲取奋进力量。2021年发挥“顶层设计、中层担当、一线创新”深度融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业务开拓、科技创新和平台能力全面提升。

1.经营业绩高速增长。连续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0%,蝉联江苏省瞪羚企业、南京市瞪羚企业等殊荣,第三次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一次)。

2.技术创新成效显著。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水专项任务顺利验收,科技成果“高盐高氮高浓度有机废水电化学处理装备”获省部级成果鉴定,绿色低碳新技术推广规模达80万吨/年。

3.面向战略特色服务。获批江苏省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助力“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国家发展战略。

4.装备体系更加完善。建成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装备基地,形成了连续流小微型反应器、 中试放大集成设备 、大型装备CFD数值模拟的“新工科”装备体系。

5.智能化建设促提升。建立三维可视数字化协同设计云平台和智慧环保信息化云平台,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工艺包、特色产品与装备、智慧调试与运管全系统服务能力,实施了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多个“亿元级”重大工程装备项目。

6.检测技术再摘奖牌。全资子公司“环境中抗生素等潜在污染物关键检测技术创新与应用”获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助力环境介质中新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的环境新需求。

7.科技平台成果丰硕。承担的南京大学江宁环保产业研究院(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验收,产业化等指标超额200%完成。

8. 品质建设再上台阶。获批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人才、技术实力、管理体系和经济效益等获认可,促进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和智慧环境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全面发展。

9.众创孵化再创佳绩。获批“融通创新类”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发挥头部企业引领,集成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服务重大应用场景,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1家。

10.青年骨干能力凸显。新增江苏省产业教授(南京大学)、国家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研究生兼职导师等骨干14人次。

重大项目实施忙 笃行实干勇担当
中心重点领域工程装备项目有序、高效开展,优化了重大工程装备项目管理体系,完善了项目经理制管理构架、 三级网络工程管理计划、事业部强化全过程管控和采购委员会优质供应系统,为亿元级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了强力支撑。春节期间多个重点项目持续开展,数十位南环人舍小家为大家,继续奋战一线,为项目的不间断、优质量、高效率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奋斗永远在路上 扬帆起航踏征程
新格局,新思路,新发展。新的一年,面向未来环境产业,中心迈进“集团化业务布局年、数字化项目质量年”新征程,深化落实矩阵型管理模式,做大工业水、再生水和微污染水3大产业公司,做强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工业园、智慧环境6个专业研究所,做优国创科技、国创孵化器2家全资子平台;新的一年,中心将持续实施“卓越人才发展战略”,以“懂市场、懂技术、懂管理”公司化纵向培养模式,将中心打造为产业领军人才的摇篮,以“技术高、专业精、业务强”专业化横向培养模式 ,将中心打造成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
未来已来,2022将由全体环境人共同见证、共同铸造,让我们以发展为根、人才为本、创新为魂,务实创新谋发展,凝心聚力向未来,力争在2022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